好汉不提当年勇。 我是一凡夫俗子,所以,偶尔会想起自己的高光时刻。
从初中起,我就常常幻想,某一天,我的文字也会变成报刊上的铅字。这个执着又狂热的梦想,吸取了我全部的动力与能量,把我本应是青枝绿叶的青春,折磨得憔悴枯黄。
1991年,我的第一篇散文终于发表了,是我们河南的《教育时报》,稿费好像是50元?当时的我,立马就膨胀得飘飘然了,感觉日后定然是道路畅通,收获多多。然而现实却依旧给我残酷的考验,我不停地构思、写作、投稿,却常常是泥牛入海,音信全无。
一直到2002年,我每年发表文章几篇而已。 自2004年起,我的发文量有了提高,每年约二三十篇。然后,逐渐增长到100多篇,年稿费收入约6000元。我最nb的时候,2014年的稿费收入是1万多元,要知道,一篇稿费平均下来都一般三五十元而已。
物极必反,盛极而衰。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纸质媒体日渐式微,每年都有不少报刊停刊。比如像《北京晨报》《京华时报》《成都晚报》《南方法制报》等有影响力的大报,也不得不停刊;而留下来的一些报纸,也是在苦苦挣扎,以求继续生存,如《新京报》《南京晨报》《贵州都市报》《江淮晨报》等,由日刊压缩为周五刊;《重庆晨报》《重庆晚报》《重庆商报》合并出刊;而报纸副刊,则多数被删减甚或砍掉,没有了刊发的阵地,我的写作激情,终于在持续到2018年后,渐渐熄灭。至今,我的电脑里还保存有好几篇稿子,无处投寄。
时代发展,大势所趋。流水落花春去也,奈何!奈何!
下一篇: 街道社区爱岗敬业演讲稿

